学生资助+

资助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资助资助新闻

2023级新生防电信诈骗调查问卷报告

发布时间:2023-10-27浏览次数:


一、调查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信诈骗案件日益增多为全面掌握我院新生大学生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认识程度防骗意识的强弱程度以及潜在的受骗风险等情况,进一步调研电诈案件在大学生群体中高发的深层原因、查找防范机制方面的薄弱环节,为今后开展更有效防诈宣教和采取更有针对性防范措施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并通过科学分析,为学和相关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程度及其应对措施;分析遇到网络诈骗成功识破骗局的大学生心理,本报告在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情况,分析网络诈骗的种类和特点,提出大学生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调查对象与方式

调查对象为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2023级各学院抽取的部分新生。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收集有效问卷1617份,无效问卷233份,有效回收率89%。其中,女生参与问卷调查占比较多,为71.8%,男生占比较少,为28.2%。如图3-1所示

43531 

3-1 参与问卷调查男女生占比图

四、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现象认识不足

(一)大学生对网络诈骗关注力度不够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来看,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相关时事新闻的关注力度不足。在调查对象中,只有17.06%大学生能够时时跟进最新电信诈骗消息,去深入了解事态;57.34%大学生听说过电信诈骗消息,但没有主动去了解详细发展情况;仍有25.60%的大学生没有任何渠道听说过电信网络诈骗案。由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这类新闻关注度不高,基于没有兴趣了解,也没有去了解的动机。长期来看,这将不利于大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如果厄运降临到自己身上,由于没有先前相关了解,大学生将不会准确辨识出网络诈骗信息,甚至不会理性地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如图4-1所示。

43533 

4-1

(二)大学生对网络的安全认知不同

如图4-2所示,大学生通过网银绑定支付宝、微信进行购物时,1.5%的学生选择使用家人银行卡,不用自己再另外办;22.4%的大学生会使用本人学校统一开的卡;大部分学生75.7%选择了自己专门办理一张银行卡,放入适当资金用于购物;还有0.3%的大学生选择了使用同学的银行卡。网上银行安全性一般,既没有绝对的认为网络银行非常安全可靠,又没有给予直接的否定,这从侧面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网络安全与否不明确,这与这部分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经验有直接关系。当大学生面对周围现实生活中的网络诈骗案件时,半数以上的学生还是有很强的电炸防范意识,少数学生防范意识薄弱,仅0.3%学生选择了不恰当的防范手法。

43534

4-2

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司法机关的认识还是不够,认知程度还是停留在表面。大部分学生给出了司法机关“绝对”不会的办公方式,而72.9%的学生选择了在遇到诈骗人员冒充公检法时他们会对方要求去做,并没有思考对方身份的真实性。从侧面反映出公检法对当代大学生普及程度并不全面以及学生们平时对公检法这一块儿也没有太多关注。如图4-3。

43535

 

4-3

五、大学生网络诈骗辨别能力分析

)大学生对自我防范电信诈骗意识的判断

统计数据显示,46.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较强的防范意识20%学生认为自己的防范意识一般,仅有0.6%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防范电视诈骗意识的能力,另外,33.1%的学生认为自己电信诈骗有很强的防范意识。数据结果与上述辨识力的测试结果不吻合,因此不能判断所有数据的准确性,不能得出明确结论。如下图5-1所示。

43536 

5-1

通过调查发现,有6.5%的大学生对收到疑似银行人员发来的短信提示时没有进行慎重的确认,看到尾号为某银行的客服电话直接按照打电话人员提示去做,辨别以及识破电炸行为能力较弱;但是也有93.5%的大学生接到该类短信时首先会去思考该条信息的真实行,对如图5-2所示行为选择了错误。

43538 

43539 

5-2

)大学生对电信诈骗方式的辨别能力

  如表所示,大学生对于辨别电信诈骗的方式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图所示诈骗方式91.7%的学生都选择了,仅有极少数的学生辨别出一种。对于新型的电信诈骗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还是没有深入,少部分人群没有独立能力识别出新型电信诈骗方式。

43540 

六、大学生应对网络诈骗分析

(一)大学生容易受骗的原因

大学生容易受骗的原因主要包括:缺乏社会经验、对网络诈骗认知不足、追求高收益、轻信他人等。此外,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相对活跃,容易成为社交媒体诈骗的目标。

(二)大学生面临未知可靠程度的消息的决策

在进行设定情景的调查中,6-1所示,在接收到类似诈骗的短信后不应该怎么做,95.7%%的学生选择了不联系发信人,不给予回复,另有4.34%的学生选择了其他方式。由数据所占比例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对简单的假设情景做出最合适的决策,而少部分的学生遇到类似情况缺乏果断的判断,这往往更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利益损害。

43541 

6-1

另一项假设情景的调查中,在遇到联系人称朋友遇到车祸借钱时,82.5%的学生打电话联系朋友本人确认消息的真实性,13.7%选择了联系对方去确认消息,3.8%学生没有防范意识,按照联系人说的去做。绝大部分(82.5%)的学生会进一步向朋友核实情况,这说明这些学生不会感性的做出决策,而是理性的采取恰当方式。如下图6-2

43543 

6-2

七、大学生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的措施

(一)大学生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的措施主要包括      

1)提高安全意识:不轻信陌生人,不盲目追求高收益,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2)增强甄别能力:仔细甄别信息来源,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附件。

3)谨慎支付:避免在线支付非正规渠道的商品或服务,特别是要求支付高额手续费、押金或保证金的平台。

4)保持警惕:不要轻易帮助他人进行转账或提供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5)及时报警:如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警并告知学校相关部门。

二)应对网络诈骗的技巧和策略主要包括: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轻信陌生人的承诺。

2)选择正规渠道购物:避免在非正规渠道购物或支付高额手续费、押金或保证金。

3)谨慎处理可疑信息:不要轻易回复可疑短信或邮件,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附件。

4)学会拒绝诱惑:不要轻信高收益、低门槛的兼职或投资信息。

5)及时求助:如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学校相关部门求助。

八、结论和建议

1.学应加强防电信诈骗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新生的防范意识。

2.新生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正确处理个人信息,避免泄露。

3.学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校园内电信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次调查问卷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所有新生的实际情况,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为学和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共同为新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学生工作处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3年10月19日




2023级新生防电信诈骗调查问卷报告.doc